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声诺维)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建立皮肤创面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超声破坏微泡组、单纯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破坏微泡组经鼠尾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0.5 ml,同时用声强度1 MHz、2.0 W/cm2超声辐照3 min单纯微泡组经鼠尾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0.5 ml;单纯超声组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同样条件超声辐照3 min对照组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于创伤后第1、3、5、7、14、21 d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各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情况.结果 HE染色:伤后第7 d,超声破坏微泡组肉芽组织明显比其他3组厚,新生毛细血管均垂直于创面生长,其他3组毛细血管排列紊乱.免疫组化观察VEGF表达变化:超声破坏微泡组在第3 d形成表达高峰,其他3组表达高峰在第5~7 d.结论 超声破坏微泡可以提高大鼠背部皮肤的创面愈合质量;新生肉芽组织成熟早,创面愈合加速.超声破坏微泡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及某些化学效应可以刺激内源性VEGF分泌,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推荐文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皮肤创伤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创伤
愈合时间
蜂蜡麻油敷料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
蜂蜡麻油敷料
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破坏微泡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伤口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67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3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1.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光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131 933 14.0 26.0
2 陶冶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13 85 4.0 9.0
3 韩楠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检查
微气泡
伤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月刊
1004-4477
13-1148/R
大16开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18-13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81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