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PHA)的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符合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HA,进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使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评估病灶的数目、大小、形态、密度特点及动态增强后的强化程度.结果 6例中,弥漫多结节型4例,巨块型2例.6例CT平扫均呈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弥漫多结节型病灶大部分呈中心斑点状强化,少数病灶呈边缘结节状强化,随后病灶强化区域明显扩大而呈典型的渐进性强化特点;延迟扫描部分或全部病灶与肝实质呈等密度强化.巨块型病灶多呈小片状不均匀渐进性强化,整个病灶的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及周围的血管.结论 PHA的田表现为中心斑片状渐进性强化的特点,不典型时需与肝海绵状血管瘤及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最终确诊还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
推荐文章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肝脏
血管成像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CT及MRI表现
心脏肿瘤
血管肉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
肺肉瘤样癌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病理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螺旋CT和MRI表现
肝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的螺旋CT表现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脏血管肉瘤,原发性 动态增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腹部放射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6-1309
页数 分类号 R73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燕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84 503 11.0 15.0
2 王琦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28 134 7.0 10.0
3 吴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7 69 5.0 7.0
4 徐嬿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9 90 7.0 9.0
5 刘彩霞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7 6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脏血管肉瘤,原发性
动态增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