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在诱导条件下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VX)和加替沙星(GAT)分别对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体外多步诱导,采用琼脂平板2倍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CIP、LVX及GAT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川C).PCR扩增诱导前后菌株gyrA和parC基因并进行酶切分析,选取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5株鲍曼不动杆菌敏感菌株经体外诱导均产生了耐药现象;鲍曼不动杆菌经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后MIC显著升高(MIC由0.025~2μg/mL升高至8~128μg/mL);经1种药物诱导耐药后对另外2种药物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PCR-RFLP显示,诱导前菌株gyrA基因、parC基因均能被Hinf I酶切,诱导后均不能被Hinf I酶切;测序发现诱导后菌株的gyrA基因和parC基因均存在突变.结论 在体外证实鲍曼不动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逐步耐药的进程,并发现诱导可使菌株gyrA和parC基因产生突变.
推荐文章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耐药性及交叉耐药
氟喹诺酮
肠道致病菌
耐药性
交叉耐药
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奈瑟氏淋球菌
氟喹诺酮类
药物敏感性
琼脂稀释法
纸片扩散法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蓄积减少机制
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
耐药性
膜孔道蛋白
主动外排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多步诱导鲍曼不动杆菌产生交叉耐药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鲍曼不动杆菌 体外诱导 交叉耐药 耐药机制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实验诊断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2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东华 3 0 0.0 0.0
2 邱燕 1 0 0.0 0.0
3 吴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15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喹诺酮
鲍曼不动杆菌
体外诱导
交叉耐药
耐药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