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体现固溶体合金中的溶质原子产生的化学短程序,文章提出了配位数为14的团簇在体心立方(bcc)点阵中的堆垛模式,并建立了基于bcc结构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用团簇成分式[团簇](连接原子)x表述.此模型中,与基体组元具有相对大的负混合焓的溶质原子占据团簇心部,其他原子作为连接或者替代团簇壳层基体原子.1:1结构模型[团簇](连接原子)1由于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团簇与连接原子的近邻,构成了连接原子最有效的合金化方式.在两个实用bcc固溶体合金体系中,1:1模型指导设计了低V含量的储氢合金[Ti7Cr8]V1和低弹性模量高强度的[Mo(Ti,Zr)14]Nb1合金.
推荐文章
面心立方固溶体合金的团簇加连接原子几何模型及典型工业合金成分解析?
面心立方固溶体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几何结构模型
合金成分设计
FeCuMnNi合金体系中溶质-空位团簇的原子尺度研究
FeCuMnNi合金体系
溶质-空位团簇
Metropolis蒙特卡罗
分子静力学
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对 TC21钛合金的成分优化
钛合金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成分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基于固溶体短程序结构的团簇式合金成分设计方法
成分设计
多组元合金
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固溶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心立方固溶体合金中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体心立方固溶体成分设计 “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Ti-Cr-V合金 Ti-Zr-Mo-Nb合金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总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6-483
页数 分类号 TG11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清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48 281 10.0 15.0
2 王英敏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39 305 12.0 16.0
3 羌建兵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31 258 10.0 15.0
4 马仁涛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2 17 1.0 2.0
5 郝传璞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2 1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9)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心立方固溶体成分设计
“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Ti-Cr-V合金
Ti-Zr-Mo-Nb合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