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对自我心智状态的判定来谈个人对香山饭店的理解和看法。包括对建筑与环境关系、建筑工艺价值讨论、设计语言解读和对贝聿铭先生的评价.提出了个人对中国建筑复兴要区别民族与传统内涵的差异性,同时也提出中国建筑的未来归根是人的未来,是由人的心智状态来决定的.因其复杂性是不可知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0年后再看香山饭店
来源期刊 建筑与环境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心智的状态 建筑与环境 工艺 设计语言 民族与传统 中国建筑未来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TU23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开放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智的状态
建筑与环境
工艺
设计语言
民族与传统
中国建筑未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与环境
双月刊
1819-6217
广州市流花路9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242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