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苯乙烯)种子微球,再将种子微球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溶液混合,加入氨水使硅烷水解产物在种子微球表面缩聚,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微球.采用SEM、TEM、粒度分析仪和FTIR对微球的形貌、核壳结构、粒径和化学组成等进行表征.发现在合成种子微球时提高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共聚单体中的投料比,可使相应核壳微球的折光指数下降.将核壳微球作为光散射剂添加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制备出光散射材料.结果表明,核壳微球可显著提高PMMA样片的雾度,且PMMA样片的雾度随着核壳微球与PMMA的折光指数之间差值的增加而增加;当核壳微球的添加浓度为2%~3%(质量)时,制得的PMMA样片(2 mm)的有效光散射系数均达到55%以上.
推荐文章
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合成
两亲嵌段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合成
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硅氧烷
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窄分布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球
分散聚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聚硅氧烷 核壳微球 光散射剂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9-544
页数 分类号 O6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忠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产品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112 958 16.0 27.0
2 陆馨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产品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71 7.0 12.0
3 李春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产品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6 30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15)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聚硅氧烷
核壳微球
光散射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