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喷射混凝土在岩土和采矿工程中的隧道、巷道及洞室支护中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应用,它一般与锚杆一起使用,作为主动支护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支护效果.对于喷层,其支护机理在不同的地质和工作条件下不尽相同,传统的支护理论将喷层作为一种受力承载结构,并强调喷层厚度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喷涂材料的出现,一些潜藏的支护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例如喷层与岩面的粘结强度,渗入裂隙部分等.本文在总结喷层传统支护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新喷层材料的特殊性能,将其支护机理重新归纳总结为承载壳作用,胶结作用,及楔子作用.根据喷层材料及支护作用的不同,对喷层材料的性能测定要求也不一样.
推荐文章
地下工程破坏机理认知对工程建设风险的影响
隧洞
隧洞破坏机理
坍塌
滑坡
普氏压力拱理论
围岩破裂
地下工程塌方的综合物探研究
地下工程
塌方
综合物探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地震波反射法
地震波折射法
地下工程氡防护方法及能力研究
地下工程
移动降氡
防氡涂层
地下工程灌浆堵漏的应用分析
地下工程
基坑渗漏
注浆堵漏
双液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下工程中喷层支护机理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巷)道 喷层支护 承载壳作用 胶结作用 楔子作用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施工、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9-763
页数 分类号 U44
字数 40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836.2011.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玲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3 2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巷)道
喷层支护
承载壳作用
胶结作用
楔子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0836
50-1169/TU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岩土馆二楼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472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