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柴达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表现出“双孔双渗”特征,凝析油反蒸发机理不同于砂岩凝析气藏,国内外对如何提高裂缝—孔洞型凝析气藏采收率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此,首先取得无裂缝的碳酸盐岩岩心进行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平均孔隙度6.5%,平均渗透率1 mD),然后进行造缝(裂缝渗透率5~10 mD),并将岩心组合成长岩心(105.8 cm),最后采用塔中Ⅰ号气田凝析气(凝析油含量533 g/m3)进行了注气、吞吐和脉冲注气实验,优选出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开发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露点压力以上注气凝析油采收率最高,其次是最大凝析油饱和度下注气或脉冲注气;与低渗透砂岩凝析气藏不一样,注气吞吐提高凝析油采收率效果最差。该实验对裂缝—孔洞型储层高含凝析油型的凝析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推荐文章
凝析气藏开发方式浅析
凝析气藏
开发方式
纯凝析气藏
带油环凝析气藏
大张坨凝析气藏
牙哈5凝析气藏开发方式优化
牙哈5凝析气藏
注水
注气
开发方式
数值模拟
裂缝性有水气藏开采特征和开发方式优选
裂缝-孔隙型
有水气藏
储集层特征
水侵特征
开发方式优选
平衡开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缝—孔洞型凝析气藏不同开发方式的长岩心实验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塔中Ⅰ号气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裂缝—孔洞型 长岩心 凝析油气田 采收率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分类号 TE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1.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兴梁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16 89 6.0 8.0
3 郭平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11 133 7.0 11.0
6 蒋光迹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柴达木盆地
塔中Ⅰ号气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裂缝—孔洞型
长岩心
凝析油气田
采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