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水热法合成2种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腙配合物[Zn(C13H10N3O2)2]·H2O(1)和[Ni(C13H11N3O2)2]2(CH3CH2OH)(SO4)2·3H2O(2),并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其晶胞参数为:a=12.4352(14),b=17.878(2),c=13.844(12)(A),β=119.554(7)°,V=2677.8(5)(A)3,其中配体以三齿脱质子形式存在,和Zn2+离子螯合,形成稍变形八面体构型.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其晶胞参数为:a=11.的72(12),b=16.6211(18),c=17.155(2)(A),α=106.436(2),β=104.531(2),γ=97.1600(10)°,V=2975.4(6)(A)3,其中Ni2+离子是六配位的稍变形八面体构型.1展示了荧光性能.
推荐文章
苯甲酰丙酮缩水杨酰腙络镍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配合物
苯甲酰丙酮
水杨酰腙
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腙合镍(Ⅱ)的合成及表征
镍(Ⅱ)配合物
吡啶-2-甲醛
水杨酰肼
晶体结构
锰的吡啶-2-磺酸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Mn(Ⅱ)配合物
吡啶-2-磺酸
晶体结构
氢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腙锌(Ⅱ)和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腙 配合物 晶体结构,合成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7-461
页数 分类号 O741.6
字数 23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1.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黎中良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生物系 26 286 8.0 16.0
2 刘星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生物系 17 49 4.0 6.0
3 黄志伟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生物系 17 133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3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腙
配合物
晶体结构,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