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滴灌、漫灌和沟灌的灌溉方式,分析了新疆干旱区典型盐碱地灌水前后土壤水分、盐分时间和空间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滴灌后表层土壤含水量水平差异较沟灌、漫灌大;滴灌形成近倒圆锥型的土壤湿润区,沟灌则形成近似U型的土壤湿润区;滴灌在湿润层外围形成盐壳,沟灌的沟顶部分在返盐的作用下形成积盐,漫灌总体压盐效果较滴灌和沟灌好;与沟灌和漫灌相比,滴灌是最节水的,局部压盐效果较好的灌水方式.
推荐文章
不同隔盐措施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及刺槐光合特性的影响
隔盐层
沸石
陶粒
河沙
光合特性
滨海盐碱土
刺槐
新疆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干旱区
盐碱地
水盐平衡
生态治理
滨海盐碱地刺槐林土壤水盐、酶及养分动态
滨海盐碱地
刺槐
降水土壤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灌水方式下干旱区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盐运移 滴灌 沟灌 漫灌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9,后插四-五
页数 分类号 S275
字数 43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69.2011.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宏 108 661 12.0 17.0
2 巴特尔·巴克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72 457 12.0 17.0
3 郑晓辉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7 68 5.0 7.0
4 赵海珍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4 47 3.0 4.0
5 贾伟华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1 3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27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36)
二级引证文献  (9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3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盐运移
滴灌
沟灌
漫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