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大鼠三叉神经节内甘丙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正畸疼痛缓解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联系.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5只,建立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左侧为加力侧,右侧为未加力侧,左右自身对照,分别于加力6 h、12 h、1、3、5、7 d后处死动物,取大鼠三叉神经节,标本制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加力1 d甘丙肽阳性细胞数增多,表达增强(P<0.05);加力3 d阳性细胞数增多明显(P<0.01 );加力5 d甘丙肽免疫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神经节细胞中甘丙肽免疫阳性染色呈强阳性表达(P<0.01).实验组未加力侧各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甘丙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AL作为内源性镇痛物质与正畸牙移动所致牙体与牙周疼痛的缓解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推荐文章
实验性牙移动三叉神经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改变
实验性牙移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疼痛过敏
P2X3受体在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节的表达变化
偏头痛
P2X3受体
三叉神经节
硝酸甘油
大鼠
大鼠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可用于血管性头痛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靶点研究
三叉神经节
离体培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体外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三叉神经节内甘丙肽表达的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甘丙肽 牙移动 疼痛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1-574
页数 分类号 R783.5
字数 3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义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 22 93 5.0 9.0
2 孙新华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98 466 9.0 15.0
3 孙秀梅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19 45 4.0 5.0
4 贾亚梅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丙肽
牙移动
疼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研究
月刊
1671-7651
42-1682/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3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8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