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铸渗复合-热处理原位反应工艺,将铬棒与灰铸铁进行铸造复合,并对其进行热处理使铬棒与铸铁基体中的碳原子发生原位反应,制备出(Fe,Cr)7C3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用XRD、SEM及EDS对单根铬棒与灰铸铁反应产物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150℃保温1.5h,单根φ2mm铬棒反应完毕,反应产物主要有初生(Fe,Cr)7C3和共晶(Fe,Cr)7C3,且分布均匀;板状和六方状初生(Fe,Cr)7C3的硬度分别为1446、1524HV0.1;反应区的显微硬度达1278HV0.1,约是灰铸铁基体的5.3倍.
推荐文章
原位生成(Fe,Cr)7C3/Fe复合材料的组织与磨损性能
原位反应
(Fe,Cr)7C3
复合材料
相对耐磨性
反应熔覆原位自生高锰钢表面TiC-(Cr,Fe)7C3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反应熔覆
自蔓延高温合成
真空消失模铸造
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
(Cr, Fe)7C3
真空退火对原位Al2O3/Fe-Cr-Ni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Fe-Cr相
真空退火
性能
Cr对Fe-Al/Al2O3复合材料韧性的影响
Fe-Al/Al2O3
复合材料
Cr
韧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灰铸铁与铬棒原位生成(Fe,Cr)7C3/Fe复合材料
来源期刊 热加工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原位反应 (Fe,Cr)7C3 颗粒增强 复合材料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复合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4,98
页数 分类号 TB331
字数 28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14.2011.06.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云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 100 541 11.0 16.0
2 钟黎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 16 73 6.0 8.0
3 叶芳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 6 33 4.0 5.0
4 刘新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位反应
(Fe,Cr)7C3
颗粒增强
复合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加工工艺
半月刊
1001-3814
61-1133/TG
大16开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52-94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07
总下载数(次)
89
总被引数(次)
969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