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木薯良种GR891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越冬木薯种茎及其新长嫩茎的腋芽或顶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消毒时间、6-BA和NAA浓度对木薯不定芽诱导或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以带顶芽或腋芽的木薯幼嫩茎段作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比较适宜;接种前采用0.1%升汞消毒10~15 min,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57.1%和61.9%.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0.5 mg/L 6-BA最佳,不定芽诱导率最高(72.2%),芽生长较好;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MS+0.5~1.0 mg/L 6-BA为宜,其增殖倍数达3.0倍,并形成健壮的丛生芽;生根培养基以MS+0.3~1.5 NAA mg/L最佳,生根率可达90.0%以上.将生根苗移栽至混合基质(60%塘泥+40%河沙)中,约1周后可萌生新根,移栽成活率达95.0%以上.[结论]在MS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6-BA,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6-BA和NAA配合使用均不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不定芽的诱导和生长无需添加外源NAA.0.9 mg/L NAA对木薯不定芽生根效果较好,而6-BA对不定芽生根有一定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木薯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木薯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青叶碧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
青叶碧玉
带芽茎段
快速繁殖
杂交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杂交兰
圆球茎
分化
植株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木薯良种GR891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木薯 种茎 顶芽 腋芽 不定芽 诱导 增殖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1-474
页数 分类号 S533.03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1.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承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薯
种茎
顶芽
腋芽
不定芽
诱导
增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