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为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利用和新组合测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带×热带、亚热带"杂交模式,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并对25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杂交组合在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父本产量GCA值大小顺序为:柳5112>柳5115>柳2006>柳2106>柳5108,母本为:柳4073>柳4075>柳407>柳4209>柳4206.杂交组合柳4075×柳5112、柳4073×柳5112、柳4073×柳2106等6个组合的SCA值远高于其他组合.[结论]自交系柳407、柳4073、柳5112、柳5115的GCA效应值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
推荐文章
10个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玉米群体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交组合
利用
杂优模式
10个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玉米群体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交组合
利用
杂优模式
10个热带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遗传效应分析
玉米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效应
10个热带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遗传效应分析
玉米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0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优模式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71
页数 分类号 S513.03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1.04.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优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