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肾衰)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方法 以10%高酵母饲料喂养6~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以100、150、200、250、300 mg/( kg·d)腺嘌呤灌胃,动态监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100 mg/(kg·d)腺嘌呤灌胃7天,大鼠血清BUN、Cr及血UA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肾脏病理组织学出现痛风性肾病的病理改变,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上述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更明显,在第26天(约4周)血Cr达到慢肾衰水平,而41天(约第6周)血Cr明显超过慢肾衰水平.血UA于造模后第7天达到较高水平,较长时间内维持在高水平上,血UA在第41~48天之间迅速下降,肾脏病理组织学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加重,造模48天时在上述病变基础上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间质纤维化.而其他剂量腺嘌呤灌胃至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BUN、Cr及血UA均明显升高(P<0.05),达到肾功能衰竭水平;恢复正常饲料喂养,17天后血清BUN、Cr及血UA水平明显下降,至35天时,上述指标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用10%高酵母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同时予以100 mg/(kg·d)体重腺嘌呤灌胃5周,可建立理想的痛风性肾病并发慢肾衰的实验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