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精氨酸清除率(Arg-CR)对肝组织ATP含量的评价能力,探讨其在梗阻性黄疸时评沽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3组,A组和B组开腹结扎胆总管制作梗阻性黄疸模型,分别饲养1周、2周测定Arg-CR,C组(假手术组)仅开关腹,饲养2周测定Arg-CR.所有动物测定术后常规肝功能及肝组织ATP含量.结果:A、B组间常规肝功能检查数值近似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C组间和B、C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Arg-CR(L/min)分别为3.77±1.10,1.70±0.44和4.27±1.39;肝ATP(mg/dL)分别为4.29±0.68,1.32±10和5.78±1.57.A、B和B、C组间Arg-CR和肝AT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A1),但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TP与Arg-CR变化具有一致性,且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7486,P<0.01),但与常知明干功能检查结果不一致.结论:Arg-CR能较好地反映梗阻性黄疸肝脏的ATP水平,可用于评估肝储备功能.
推荐文章
恶性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建立及评价
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移植性肝癌
动物模型
慢性渐进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建立及评价
良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慢性纤维瘢痕样狭窄
胆总管电灼烧伤
MRCP联合DWI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梗阻性黄疸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梗阻性黄疸
肝内胆汁淤积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
大鼠
发生机制
丙二醛
胆道梗阻及再通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精氨酸清除率评价梗阻性黄疸时肝储备功能的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肝储备功能 精氨酸清除率 ATP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
页数 分类号 R657.3
字数 28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905.2011.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爱群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49 183 8.0 11.0
2 董家鸿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185 1607 16.0 34.0
3 赵玉兰 解放军总医院中心实验室 30 155 8.0 11.0
4 李宁 解放军总医院中心实验室 63 527 10.0 20.0
5 孟翔飞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34 128 7.0 9.0
6 丁振昊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3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梗阻性黄疸
肝储备功能
精氨酸清除率
AT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月刊
1009-9905
37-1369/R
大16开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24-190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6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