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筛选中药挥发油形成O/W微乳的最佳处方。方法:以微乳区域面积为指标,采用伪三元相图筛选空白微乳的处方;以微乳区域面积为指标,在获得的空白微乳处方基础上采用伪三元相图考察温度、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质量之比即Km值对含挥发油微乳形成的影响;综合以上实验结果,以载药量、粒径大小及分布确定含挥发油微乳的最佳处方。结果:空白微乳处方中肉豆蔻酸异丙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无水乙醇与水形成的微乳区域面积最大,含挥发油微乳形成的微乳区域面积大小顺序为:Km=4∶1>Km=2:1>Km=1∶1,温度对含挥发油微乳区域面积的影响不大。含挥发油微乳的最佳处方是:挥发油2. 852%、肉豆蔻酸异丙酯6.65%、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30. 42%、无水乙醇7.605%、水52. 47%。结论:采用伪三元相图研究中药复方挥发油形成微乳的处方,方法科学、便捷、可靠,通过制成O/W微乳增加了难溶性挥发油类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该制剂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大黄复方液体喷雾剂中挥发油微乳与相图的应用
三元相图
挥发油
中药液体喷雾剂
白术挥发油微乳的制备
白术挥发油
微乳
伪三元相图
星点设计-效应面
麝冰菖喷雾剂中挥发油微乳制备的研究
麝冰菖喷雾剂
挥发油
三元相图
药用微乳伪三元相图的几种制备方法比较研究
伪三元相图
微乳
乳化剂
助乳化剂
制备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挥发油微乳与伪三元相图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挥发油 微乳 伪三元相图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8-1292
页数 分类号 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琰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剂科 140 1035 16.0 25.0
2 刘梅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剂科 38 408 11.0 19.0
3 刘新友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剂科 51 214 8.0 10.0
4 张婷婷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剂科 16 66 5.0 7.0
5 杨蒙蒙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剂科 28 112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挥发油
微乳
伪三元相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