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四海之腧"针刺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四海之腧(29例)、醒脑开窍(27例)和空白对照(30例)3个组,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比较各组间的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Lpa)、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量值的变化.结果:①三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四海之腧组和醒脑开窍组的疗效比空白对照组好(P<0.01),四海之腧与醒脑开窍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四海之腧组各客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醒脑开窍组中Crp、HCY有所下降(P<0.05),但FIB、Lp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空白对照组则除Crp外均无明显变化(P>0.05);③3组的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四海之腧组和醒脑开窍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空白对照(P<0.05);而四海之腧与醒脑开窍之间的Crp、HCY下降幅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四海之腧针刺法与醒脑开窍法一样,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②与醒脑开窍相比,四海之腧针刺法能更加有效地降低各种中风危险因素的水平.
推荐文章
针刺"四海之腧"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分析
四海之腧
急性缺血性中风
针刺疗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温针灸四海之腧治疗髓海不足型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老年性痴呆
温针灸
四海
髓海不足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中风
穴,背俞
针刺疗法
瘀血阻络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四海之腧为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29例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风/针灸疗法 穴,大杼 穴,风府 穴,大椎 穴,足三里 @四海之腧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08
页数 分类号 R749.9
字数 31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1.02.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升旭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108 1032 19.0 25.0
2 张东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6 160 7.0 11.0
3 阳期望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风/针灸疗法
穴,大杼
穴,风府
穴,大椎
穴,足三里
@四海之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