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由于森林砍伐、道路建设、农地扩展等人类活动的干扰,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是保护区范围之外的大熊猫栖息地.以平武县木皮藏族乡为例,综合利用遥感图像解析、GIS空间分析以及地面调查的方法,研究了1999-2009年期间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情况.Landsat TM卫星图像的解译结果表明,2009年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的面积分别比1999年增加了 10.87%、4.40%和40.24%,灌木林和草地/耕地的面积则下降了10.74%和33.24%.植被转化矩阵表明这一时期各个植被类型间的变化趋势是农田/草地→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随着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当地商业采伐活动全部停止,伐区运输木材的公路减少了12.7km(74.71%),退耕还林对当地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挤出作用使得高山居民点的居民向山下转移.基于社区的保护项目帮助农户装备了沼气池等节柴设施,薪柴消耗量由1999年的5675kg/户减少到2009年的2736kg/户,但高山居民点的节柴设施的装备率与沟谷居民点相比差异显著.随着各个干扰因子的强度和范围下降,当地植被向着有利于大熊猫利用的方向演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质量均发生了改善.表征栖息地质量的栖息地指数HSI由0.74上升到0.80,增长了7.88%."最适宜"栖息地面积由1999年的4671.63hm2上升到2009年的6020.28hm2,增加了 28.87%.栖息地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999年的1.29下降为2009年的1.18,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但是不同适宜度栖息地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最适宜"栖息地的斑块数量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增大,其他适宜性较低的栖息地斑块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小,10a间木皮乡的大熊猫栖息地中的低质量部分向高质量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是消除或减少各种干扰的过程.天保工程消除了大规模商业砍伐这一对大熊猫栖息地威胁最大的干扰,而退耕还林工程则通过减少高山居民点的人口来减少人类对森林的压力,间接促进了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未来应该开展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情况,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生态补偿对大熊猫栖息地周边农户生态足迹的影响
大熊猫栖息地
生态补偿
生态足迹
生计替代
能源替代
陕西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评估
陕西
大熊猫
栖息地
监测
评估
陕西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评估
陕西
大熊猫
栖息地
监测
评估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
秦岭
大熊猫
栖息地
现状
保护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保护项目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态保护项目 大熊猫栖息地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63
页数 分类号 Q9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俊清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5 3766 32.0 51.0
2 王梦君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83 5.0 5.0
3 张玉波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10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225)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06)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保护项目
大熊猫栖息地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