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腧穴作为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最小操作单位,有其特定的部位和名称.腧穴的命名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一定的意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曾说过:"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根据腧穴的分布及功用,联系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人事物象,赋予腧穴各具特色的名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公孙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位于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公孙"作为穴名首见于《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日公孙."本文仅以公孙穴名为例,从"公"、"孙"、"公孙"字义的角度,讨论其命名缘由,剖析其名称背后的文化内涵.
推荐文章
公孙穴在妇科病中的临床应用
公孙穴
妇科病
临床应用
樟树文化内涵的探讨
樟树
文化内涵
公孙树——银杏的保护措施
珍贵
稀有
古树
名木
银杏
保护
磁性针灸绊按压公孙、内关穴治疗术后恶心呕吐30例
术后恶心呕吐
磁性针灸绊
公孙
内关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孙穴名的文化内涵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公孙穴 穴名 文化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医案医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5
页数 1页 分类号 R263.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臧守虎 32 79 4.0 6.0
2 杜凤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孙穴
穴名
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