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提出了生态网络能量传递的两类路径,即φ和ρ模式能流传递,运用输人一输出流方法推导了φ和ρ模式下的能量流通量计算公式.以Pilette和Kincaid提出的生态网络系统为例,计算了两种模式下系统能量通量的大小,评估了φ模式能流、ρ模式能流对生态网络能量传递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该生态系统每天能量流通量为31g C,其中90.23%的能量流通量是通过φ模式传递的,9.77%的能量流通量是通过ρ模式传递的;针对网络中每个节点,分析了φ和ρ模式对各自能量流通量的影响程度.
推荐文章
有机茶茶农间作模式下经济流、能流状况的分析
有机茶
经济流
能流
比较
分析
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能流分析
秸秆还田
农田生态系统
生产模式
能流
关中平原
基于能流的生态农户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以川北丘陵区一肉狗养殖户为例
能流分析
生态农户
综合效益评价
规划设计方法
川北
基于农户的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
能流
特征
达西村
农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输入-输出流分析的生态网络φ模式能流、ρ模式能流测度方法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输入-输出流 φ模式能流 ρ模式能流 生态网络
年,卷(期) 2011,(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5864
页数 分类号 Q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席旭东 10 70 5.0 8.0
2 李中才 36 391 9.0 19.0
3 李莉鸿 21 63 4.0 6.0
4 高勤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入-输出流
φ模式能流
ρ模式能流
生态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