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优化表面活性剂微泡的制备工艺,探讨溶液温度、声振功率及声振时间对表面活性剂微泡制备的相互影响.方法 以一定质量比的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将溶液分为控温组与非控温组,以不同声振功率和声振时间对两组溶液进行声振处理.于光镜下观察两组溶液所产微泡的大小和形态,测量其浓度.选用优化条件下生产的微泡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耳缘静脉注射,剂量为0.1 ml/kg,观察肝实质增强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 表面活性剂微泡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控温条件下,声振功率800 W,声振时间90 s.注射造影剂后兔肝实质回声强度明显增强,120 s达到高峰,增强持续时间约10 min.结论 通过控制温度,使用更高声振功率、更长声振时间,可以制备更具良好显影效果的微泡.
推荐文章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微泡型超声造影剂
表面活性剂
微泡
超声造影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动态光散射法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纳米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
表面活性剂
微泡
超声造影剂
表面活性剂对碱式碳酸铜制备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
碱式碳酸铜
热分解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声振表面活性剂微泡制备中温度及其他因素间的相互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微泡 超声振荡法 制备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4
页数 分类号 O647.2
字数 34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978.2011.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刚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 418 2950 24.0 36.0
2 冉海涛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 194 1406 18.0 27.0
3 王红红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 6 29 3.0 5.0
4 朱小虎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23 76 4.0 8.0
5 黄杨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活性剂
微泡
超声振荡法
制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8-6978
50-1116/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78-11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8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