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创建新型的小麦基因体系,并为性状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利用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和电离辐射三结合的育种方法,进行了37a的小麦超亲遗传及新种质创育工作.结果表明,三结合育种后代品系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和结构变异幅度大,趋向双亲性状类型的分离较少而超亲遗传突出,后代种质分离持续时间长,不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较常规育种后代显著提高.研究证明,三结合育种方法既克服了单纯的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或辐射育种方法的缺点,又综合了它们的优点,为丰富小麦种质资源和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推荐文章
超级小麦的育种方法与实践
超级小麦
育种方法
利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创造小麦优异新种质的研究
小麦
新种质
辐射诱变
杂交育种
突变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结合育种方法在小麦优异种质创育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远缘杂交 多倍体育种 辐射育种 染色体变异 超亲遗传 种质创育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71
页数 分类号 S512.1
字数 3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1.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德先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58 744 15.0 25.0
2 吴寅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7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0)
共引文献  (14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通小麦
远缘杂交
多倍体育种
辐射育种
染色体变异
超亲遗传
种质创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