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长江上游现有植物篱调查的基础上,对3种不同植物篱(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不同位置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植物篱带间相比,研究区3种不同类型植物篱带内土壤物理性质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高;乔木类、草本类和灌木类植物篱带内土壤孔隙度、含水量、饱和导水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抗蚀指数、抗冲指数和土壤粘粒含量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8.8%、30.1%、12.9%、139.3%、108.3%、95.9%和25.5%.土壤容重和土壤沙粒含量分别平均减小17.3%和9.6%;3种不同植物篱带内的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性,乔木类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冲性指数最大,灌木类植物篱带内土壤孔隙度、含水量、饱和导水率、抗蚀指数、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粘粒含量高于乔木类和草本类,其土壤容重则低于乔木类和草本类;植物篱对植物篱-坡耕地系统内不同位置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土壤物理性质各指标在植物篱带内、带上、带下和带间坡耕地也存在一定的变异性,乔木类植物篱土壤水分含量、抗蚀指数、饱和导水率和土壤粘粒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灌木类和草本类植物篱,灌木类植物篱土壤容重、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抗冲指数的变异系数高于乔木类和草本类植物篱.
推荐文章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容重
不同植物恢复措施对采石矿废弃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及评价
土壤学
采石矿
植物恢复
土壤物理性质
改良效果
不同演替状态下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质与植物根系的相互关系
土壤物理性质
根系生长
退化演替
高寒草甸
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炭
土壤容重
土壤水分
土壤团聚作用
土壤热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上游不同植物篱系统的土壤物理性质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植物篱 水平变异 长江上游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8-424
页数 分类号 S151|S1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金花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21 2381 24.0 43.0
2 张洪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66 3409 29.0 49.0
3 王幸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6 85 4.0 6.0
4 黎建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4 42 2.0 4.0
5 吕文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3 184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29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物理性质
植物篱
水平变异
长江上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