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侵蚀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与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4种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侵蚀过程影响进行研究.[结果](1)快速湿润使大部分团聚体崩解为细小的团聚体,慢速湿润和湿润振荡2种处理对5-2 mm大团聚体的影响最大,崩解后集中分布在2-0.5 mm范围内.(2)4种土地利用类型团聚体稳定性大小为桑园地>苜蓿地>荒草地>菜地,快速湿润作用下4种土地利用类型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都较小,慢速湿润处理的MWD和GMD总体较大,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崩解机制主要是快速湿润时孔隙内封闭的空气压力作用,而黏粒膨胀对团聚体破坏的作用最小.(3)在持续模拟降雨下,4种旱坡地产流产沙量大小为:菜地>荒草地>苜蓿地>桑园地,产流产沙过程与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相耦合;团聚体稳定性指标与产流率和产沙率在第1小时降雨历时相关系数大于第2小时,快速湿润下MWD值分别和径流总量与侵蚀泥沙总量呈显著负相关,降雨侵蚀产沙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孔隙内部空气压力对土壤团聚体的破碎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形式.[结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越差,紫色土旱坡地侵蚀产沙量和径流量越大,降雨前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侵蚀产流产沙相关性最高,MWD能更好反映紫色土土壤团聚体与侵蚀产沙和产流间的关系,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内部空气压力破坏是土壤团聚体破碎侵蚀产沙的主要形式.
推荐文章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长期施肥
团聚体
颗粒态有机碳
旱坡地
紫色土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陡坡地土壤颗粒分布空间变异特征
人工模拟降雨
紫色土
径流小区
土壤颗粒
植被恢复模式对紫色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植被恢复模式
紫色土
团聚体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对侵蚀过程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团聚体稳定性 侵蚀过程 旱坡地 紫色土
年,卷(期) 2011,(13)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1-2729
页数 分类号 S15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1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兵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63 3918 35.0 58.0
2 史东梅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6 1322 21.0 32.0
3 陈正发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8 281 8.0 16.0
4 谢均强 1 4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37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253)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5)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2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20(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团聚体稳定性
侵蚀过程
旱坡地
紫色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