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背散电子衍射技术,通过分析Al-Mg-Si-Cu合金板材轧间不同退火处理后的织构变化,研究了轧间退火对该合金板材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时的中间退火制度不同,各试样中的织构类型及强度有较大变化.没有进行轧间退火处理的试样中存在较强的偏转G取向、Q取向及残留轧制铜C取向.经350℃×1h轧间退火处理的试样中存在很强的G取向、Q取向及R/S取向.经510℃×1h轧间退火处理的试样中存在较弱的偏转G取向、R/S取向.每个试样中部含有{111}面织构,经过轧间退火处理的试样中该织构含量较多.
推荐文章
热轧温度对N18新锆合金板材织构的影响
N 18锆合金
织构
轧制温度
稳定化退火对5B01合金性能和织构转变的影响
5B01合金
热处理
力学性能
腐蚀
织构
热轧及常化退火工艺对硅钢冷轧织构的影响
硅钢
织构
热轧
常化退火
冷轧
中间退火对高纯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
高纯铝箔
立方织构
变形织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EBSD研究轧间退火对铝镁硅铜合金板材织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热加工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织构 Al-Mg-Si-Cu基合金 退火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热处理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1,150
页数 分类号 TG156.21|TG115.222
字数 20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14.2011.04.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关绍康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2 2098 22.0 33.0
2 卢广玺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 132 6.0 10.0
3 陈海军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8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背散射衍射
织构
Al-Mg-Si-Cu基合金
退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加工工艺
半月刊
1001-3814
61-1133/TG
大16开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52-94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07
总下载数(次)
89
总被引数(次)
969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