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CODCH4/COD值作为废水厌氧可生化性的评价指标,确定了CODCH4/COD值表示厌氧可生化性的数值界限.同时,在BMP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ODCH4/COD值考察了垃圾渗滤液的厌氧可生化性,并与BOD5/COD值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CODCH4/COD值与BOD5/COD值用于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评价,得出的结论具有相似性,但CODCH/COD值大于BOD5/COD值.究其原因:好氧条件下,总的生化耗氧量(BODu)小于理论完全需氧量(COD);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完全去除时CODCH4(理)等于理论完全需氧量.此外,BOD5测试时间仅5d,而BMP测试时间一般在30d以上,从而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废水水质,故能较好地反映废水的可生化性.
推荐文章
有机污染物对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
垃圾渗滤液
有机污染物
可生化性
强化预处理阶段渗滤液可生化性影响因素研究
渗滤液
生物处理
可生化性
强化预处理
Fe/C 微电解-Fenton 法预处理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研究
可生化性
垃圾渗滤液
Fe/C微电解-Fenton法
厌氧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垃圾渗滤液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启动
膜清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DCH4/COD值评价垃圾渗滤液厌氧可生化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可生化性 CODCH4/COD BOD5/COD BMP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8
页数 分类号 X705
字数 4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11.08.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丹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26 2105 21.0 29.0
2 张胜利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8 181 7.0 13.0
3 邱忠平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48 333 10.0 16.0
4 王艳捷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6 7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垃圾渗滤液
可生化性
CODCH4/COD
BOD5/COD
BM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6504
42-1245/X
大16开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38-8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5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