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儿心肌酶谱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行体外循环下房、室间隔缺损矫正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例,年龄1~9岁,随机分为I、Ⅱ组,各10例.均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泮库溴铵诱导后,Ⅰ组患儿吸入0.25%~2.00%恩氟烷;Ⅱ组患儿持续输注丙泊酚15~20 mg·kg-1·h-1.分别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和动静脉穿刺完成后稳定10 min(T0)、手术开始后体外循环开始前(T1)、主动脉阻断25 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停止体外循环2 h(T4)、手术后24 h(T5)采集血液标本,动态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右房插管和缺血-再灌注30 min右房心耳组织标本,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结果 Ⅱ组患儿缺血-再灌注后LDH、CK和CK-MB活性与Ⅰ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则显著增加(P<0.01).Ⅱ组患儿体外循环后心肌细胞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Ⅰ组减轻,手术后拔出气管导管留置时间(7.12±0.50) h,较Ⅰ组[(21.03±4.14) h]明显缩短(P<0.05).结论 持续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能明显减轻儿童体外循环心肌氧化损伤,有利于手术后恢复.
推荐文章
丙泊酚后处理对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二异丙酚
氟烷
外循环
状动脉分流术
肌缺血
灌注损伤
咪达唑仑、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影响
咪达唑仑
七氟烷
丙泊酚
心脏瓣膜病
麻醉
氧化应激
心肌损伤
体外循环对犬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体外循环
心肌
细胞凋亡
模型
动物
犬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泊酚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儿心肌酶谱和预后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泊酚 心肌酶谱 超氧化物歧化酶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1173
页数 分类号 R971.2|R726.5
字数 17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yydb.2011.09.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青山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26 1284 16.0 21.0
2 邹捍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6 258 10.0 12.0
3 夏文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45 219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泊酚
心肌酶谱
超氧化物歧化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