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白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诱导痰IL-13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重度组)12例、轻~中度发作(轻~中度组)12例、缓解组10例以及1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诱导痰及血清中IL-13水平,并分别与痰液、血液中白细胞分类以及肺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IL-13水平在重度组、轻~中度组、缓解组、对照组的诱导痰和血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分别与痰液和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01).重度发作组痰液和血液的嗜酸粒细胞分数呈正相关(P=0.021).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在缓解组和轻~中度组中无直线相关(P>0.05).结论 利用诱导痰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及血清IL-13水平有助于诊断哮喘和判断病情.
推荐文章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白细胞介素13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哮喘
气道炎症
诱导痰
白细胞介素13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痰中细胞因子IL-5,IL-13,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白介素5
白介素13
肿瘤坏死因子a
哮喘患者痰中IL-5和IL-13表达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患者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诱导痰中白介素13对哮喘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哮喘 白介素13 炎症
年,卷(期) 2011,(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6-1649
页数 分类号 R562.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1.1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红霞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 34 135 5.0 10.0
2 石寒冰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 40 195 7.0 13.0
3 赵焕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 9 14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哮喘
白介素13
炎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