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了河流系统及河流自动调整作用,提出了冲积河流河型成因的河流自动调整作用程度理论假说及挟沙水流系统、河床形态系统河型判别式,在黄河下游6河段及汉江河段上采用河流模糊等价矩阵聚类方法验证建立的理论及判别式,结果表明该假说和判别式正确,河道挟沙水流系统与河床形态系统对河型形成作用等同.
推荐文章
冲积性河流的河型分类及判别方法研究综述
河型分类
河型判别
河型影响因素
河床稳定性指标
量纲分析
冲积河流河型的成因及分类与判别计算方法研究
河流泥沙工程学
河型
分类与判别
稳定程度
模糊聚类分析
冲积河流河型自然分类方法研究
输沙平衡程度
自然分类法
河型成因
河型分类
冲积河流
基于协调发展度的冲积河流的河型判别式
冲积河流
河型
判别式
协调发展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冲积河流河型判别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水电能源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河型成因 河型判别式 河流系统 河流自动调整作用程度 模糊等价矩阵聚类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水利水电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0,1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1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伟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系 41 118 5.0 9.0
2 王勤香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系 33 6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型成因
河型判别式
河流系统
河流自动调整作用程度
模糊等价矩阵聚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电能源科学
月刊
1000-7709
42-1231/TK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内
38-11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0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551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