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古发掘表明,我国新石器晚期已经大量使用"白灰面"建筑涂料,这种建筑涂料,不仅坚固、美观、卫生,而且有一定的防潮作用,考古学家推测,这种建筑涂料很可能就是我国早期人工烧制的石灰.为此,本工作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取自陶寺遗址的"白灰面"、"白条石"做了红外光谱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白灰面"与"白条石"红外光谱的v2/v4比值明显不同,反应了二者碳酸钙晶体的无序度有较大区别,从而说明经过煅烧而得到的白灰面,即人工烧制的石灰是町以通过红外光谱方法鉴定的,这为我国行灰起源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判别方法.此外,本工作还借助显微镜与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白灰面中掺和料,结果表明白灰面中的掺和料为纤维素类物质.
推荐文章
新石器时期半坡遗址鱼纹彩陶的科技分析
半坡遗址
彩陶
黑彩
陶衣
新石器时期人髁突形态与下颌角相关性研究
新石器时期
人类
髁突形态
下颌角
兰州盆地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研究
兰州盆地
新石器时期遗址
地形
时空分布
逻辑斯蒂模型
福建漳平奇和洞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牙病
牙病
新石器时代早期
奇和洞遗址
福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石器时期人造石灰的判别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白灰面" "白条石" 红外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5-639
页数 分类号 K876.3
字数 33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1)03-0635-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努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6 52 4.0 6.0
2 李乃胜 21 147 7.0 11.0
3 凡小盼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 4 38 4.0 4.0
4 汪丽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灰面"
"白条石"
红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