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PPAR-γ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不同麻醉下电针对MDA、SOD及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水合氯醛+脑缺血-再灌注组(A组)、水合氯醛+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B组)、丙泊酚+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丙泊酚+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D组)、假手术组(E组),每组8只.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于再灌流开始后,B组和D组电针"百会""命门"和"足三里"穴,电针参数:频率30~50 Hz, 间断疏密波,电流强度1 mA, 以局部肌肉轻微震颤为度,时间20 min.在缺血后24 h, 测定脑组织中的MDA和SOD含量和PPAR-γ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24 h后,与E组比较,A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及PPAR-γ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 与A组比较,B组和D组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 C组和D组MDA含量及PPAR-γ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 与C组比较,D组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 与B组比较,C组和D组MDA含量及PPAR-γ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及PPAR-γ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4, P<0.01).结论 电针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明显增加,而丙泊酚可以显著降低PPAR-γmRNA表达及MDA含量,具有氧化应激作用, PPAR-γmRNA表达及MDA的变化具有内在的相关性.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麻醉下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MDA、SOD及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电针 脑组织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PPAR-γ 大鼠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分类号 R743
字数 43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353.2011.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苏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66 632 14.0 21.0
2 姚凤珍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19 160 7.0 12.0
3 田伟千 32 183 8.0 11.0
7 李宝贵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8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电针
脑组织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PPAR-γ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半月刊
1672-2353
32-1697/R
大16开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28-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5627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