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的情况及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观察.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依据国际权威临床检验标准制定机构( CLSI)需氧菌琼脂稀释法药敏方法和抗生素药物敏感的临界浓度,计算细菌的敏感率;同时作Ampc酶的表型筛选实验,检测是否存在Ampc酶去阻遏持续高水平表达.结果 72株铜绿假单胞菌有26株产Ampc酶,产酶率为36.11%.结论 对产酶株与非产酶株耐药性进行了比较:26株产酶株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酶株中除对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大于75%外,对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低于75%.
推荐文章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主决定因素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青霉素结合蛋白
β-内酰胺酶
膜通透性
主动外排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
耐药
检测
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调查与控制策略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及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实验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Ampc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性
年,卷(期) 2011,(22) 所属期刊栏目 诊疗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8
页数 分类号 R978.11
字数 1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1.22.05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艳梅 9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56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绿假单胞菌
Ampc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35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