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前哨淋巴结人乳头状瘤病毒DNAL1片段(HPV-DNAL1)和细胞角化蛋白19mRNA(CK19 mRNA)表达与常规病理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5例宫颈癌患者运用亚甲蓝示踪法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盆腔淋巴结进行HE染色病理学检查,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扩增检测盆腔淋巴结组织中HPV-DNAL1和CK19 mRNA表达情况,分析与病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25例患者中有24例检出了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6%;6例患者的17个病理学转移的淋巴结中全部检测到HPV-DNAL1和CK19 mRNA双阳性表达,相应的6个未转移淋巴结中HPV-DNAL1和CK19mRNA、HPV-DNA L1、CK19 mRNA阳性淋巴结个数分别是3个、2个和1个;另外18例无病理学转移者的20个前哨淋巴结中,8个淋巴结检测到HPV-DNAL1和CK19mRNA双阳性;10个淋巴结HPV-DNAL1阳性;2个淋巴结表达CK19mRNA.HPV-DNAL1和CK19mRNA双阳性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病理学分级、局部病灶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管内瘤栓形成、宫颈间质浸润有关(P<0.05);前哨淋巴结转移病理学检查的准确性为66.7%,灵敏度为46.2%,RT-PCR检测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是95.8%,灵敏度100%,特异性92.3%.结论 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主要前哨淋巴结是闭孔、髂内和髂外淋巴结,盆腔淋巴结HPV-DNA和CK 19mRNA的联合检测可能是微转移灶早期检出更准确的预测指标.
推荐文章
高危型HPV在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中的研究
宫颈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亚甲蓝
前哨淋巴结
宫颈癌
树突状细胞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宫颈肿瘤
前哨淋巴结
淋巴转移
树突状细胞
流式细胞技术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及其意义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端粒酶
淋巴结
微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及微转移灶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细胞角蛋白19 淋巴结转移 聚合酶链式反应
年,卷(期) 2011,(15) 所属期刊栏目 新进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5-1888,18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36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权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20 131 7.0 11.0
2 李东林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17 40 4.0 5.0
3 孙丽君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76 399 11.0 18.0
4 郑艺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15 48 3.0 6.0
5 杨炳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24 84 5.0 8.0
6 杨誉佳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16 8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57)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细胞角蛋白19
淋巴结转移
聚合酶链式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5-8982
43-1225/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3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9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