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分析192例肝硬化期P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掌、黄疸、腹胀、腹水、乏力和皮肤瘙痒.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TBIL)明显升高,IgM、IgA、IgG明显升高,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亚型(AMA-M2)阳性率为95.8%.对PBC的并发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癌是PB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以熊去氧胆酸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PBC的总有效率为64.9%;67例TBIL> 100 μmol/L的患者中,生存期超过2a者41例(61.2%).结论 PBC进展至肝硬化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肝掌、黄疸、腹胀、腹水,ALP、GGT、IgM、AMA/AMA-M2明显异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肝癌患者预后差,以熊去氧胆酸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长其生存期.
推荐文章
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征分析
肝硬化,胆汁性
疾病特征
诊断
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2例误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皮肤瘙痒
黄疸
误诊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MRI诊断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对比增强
功能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熊去氧胆酸 临床特征
年,卷(期) 2011,(4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9
页数 分类号 R575.2
字数 26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1.45.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慧玲 29 257 12.0 15.0
2 泽塔多吉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 29 3.0 3.0
6 吕洪敏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5 19 2.0 4.0
10 李凤惠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 29 3.0 3.0
11 德吉 1 14 1.0 1.0
12 周佳美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4 3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熊去氧胆酸
临床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