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干热河谷地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四川宁南县金沙江下游的河谷地带为研究区域,选择相同海拔下的7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干、湿季下的土壤酶活性变异特征.[结果]干热河谷地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脲酶、蔗糖酶、磷酸酶、纤维素酶总体变化规律相似,水桐树林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其次是草地和合欢林,花椒地、玉米地、甘蔗地和桑地酶活性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变幅不大,玉米地、桑地、甘蔗地活性低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其它酶活性变化规律不同,其中桑地和合欢林最高.除多酚氧化酶外,总体上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季酶活性要显著高于干季.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不仅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而且与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相关性显著,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土壤酶指数( SEI)可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土壤酶活性特征,7种土地利用方式SEI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桐树林、合欢林、天然草地、玉米地、花椒地、甘蔗地和桑地,其中湿季的SEI要明显高于干季.[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由于特殊的耕作环境、物种构成等因素导致了土壤酶活性的差异性,为了实现干热河谷地带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从土壤酶学角度应在该区域尽量选择人为干扰较少,物种丰富的土地利用方式.
推荐文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干热河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可蚀性
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度特征
土地利用方式
粒度特征
伊犁河谷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特性分异特征
干热河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特性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孔性特征的影响
干热河谷
土地利用
土壤容重
土壤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干热河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酶活性
年,卷(期) 2011,(18)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68-3777
页数 分类号 S1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1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拳鹏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41 1.0 1.0
2 郑郁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8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8)
共引文献  (51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360)
二级引证文献  (33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5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8(7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68)
2019(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3)
202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热河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