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诗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该诗源于《楚辞·天问》。这首屈原的天问之诗,意在问天,可解释为:天上那明亮放射着银光的月亮,你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德行,为黑夜送来光明。你为何消失在夜空又诞生?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盈缺有度,循环往复?你所有的德行是这样的明亮又美好啊,是否因为你胸腹之中有一只不停欢快跳跃的玉兔啊?这就是中国史籍中关于月亮及玉兔最早、最原始的神话。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三闾大夫惨遭谗言迫害,
推荐文章
新彩人物的继承和创新
新彩
新彩艺术绘画
新彩人物
继承
创新
现当代古彩艺术的审美与创新
古彩
陶瓷艺术
审美
创新
论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民间艺术
生活
文化
民族
中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来应昌期 皓然雪彩——“月精”玉兔的艺术继承与传播
来源期刊 东方收藏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玉兔 月亮 西王母 汉代画像石 神话 战国时期 传播 爱国诗人 三闾大夫 嫦娥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G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兔
月亮
西王母
汉代画像石
神话
战国时期
传播
爱国诗人
三闾大夫
嫦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收藏
月刊
1674-683X
35-1301/G0
16开
福建省泉州石狮市学府路1188号
34-102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1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5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