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帽子原指少数民族地区或没有开化的地方人们头上所戴的东西,曾被看作"野人之服"。汉族文化区称头部佩戴物为冠、冕、弁、巾等。到南北朝时,社会上层人士和下层百姓才普遍以戴帽子为时尚,人们制作了各种各样款式奇异的帽子,乌纱帽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据《宋书》记载,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这种帽子的外形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为什么称丢了官儿叫丢了乌纱帽? 乌纱帽是什么样子的?
来源期刊 金秋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帽子 头部 宋太祖 制作 纱帽 少数民族地区 样式 记载 民间 帽檐
年,卷(期) 201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6
页数 1页 分类号 K2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帽子
头部
宋太祖
制作
纱帽
少数民族地区
样式
记载
民间
帽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秋
半月刊
1671-3966
61-1385/C
大16开
西安市建国六巷17号
52-237 52-24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29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