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实施剖宫产的患者150例(均术前彩超提示头位,且除外子宫附件占位性病变、严重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前壁者),分为3组,50例作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A组),40例作腹膜外剖宫产术(B组),60例作腹膜内剖宫产术(C组),观察及比较3组产妇术中情况[总手术时间、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切开子宫到胎儿娩出时间(U-DI)、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后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伤口疼痛、术后病率等).结果 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腹膜外A、B组较腹膜内C组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子宫到胎儿娩出时间(U-DI)A组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Apgar评分A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膜外(A、B)组术后病率(发热、伤口疼痛及腹胀等)明显少于腹膜内(C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除具有腹膜外剖宫产的优势外,同时还有快速娩出胎儿,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生儿结局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改良
腹膜外剖宫产
分析
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效果观察
剖宫产术
手术路径
腹膜外手术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和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
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
先兆临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四川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产钳 改良 腹膜外剖宫产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4-1427
页数 分类号 R719.8
字数 36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501.2011.09.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桦 32 196 9.0 13.0
2 华克勤 106 1094 18.0 31.0
3 贾继刚 10 30 4.0 4.0
4 范蜀东 3 8 2.0 2.0
5 冯菊梅 2 6 1.0 2.0
6 罗玉蓉 3 6 1.0 2.0
7 鲜利群 1 6 1.0 1.0
8 李媌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产钳
改良
腹膜外剖宫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医学
月刊
1004-0501
51-1144/R
大16开
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4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0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