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 2009 年在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区定西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露水变化特征及其大气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秋季,日最大凝结量可以达到0.33 mm,最小日凝结量0.09mm,日平均凝结量为0.23 mm,这对半干旱区而言是可观的水分输入;露水凝结持续时间可以长达14h.露水的出现频率与风速、大气相对湿度、气温、地-气温差等大气影响因子有显著关系.露水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是湿度因子、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露水形成过程中,大气湿度是内因,为露水形成提供所需水汽;温度则是露水形成的关键,为露水形成提供"源动力",而风速则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既可以促进露水形成,也可以阻碍露水形成,是露水形成过程中不确定因子.从露水发生频率的分布特征来看,在风速0.5-2m/s、相对湿度>80%及温度-露点差-3-6℃时、地-气温差<±2℃条件下更易形成露水.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立地群落特征及景观功能分析
植被群落恢复
景观功能分析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研究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土壤干层
紫花苜蓿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
保护性耕作
生态适应性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层次分析法
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霜冻时空分异特征
霜冻初、终日
无霜期
时空分异
陇中黄土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露水形成的大气物理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露水形成 大气影响因子 发生频率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0-847
页数 分类号 P4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强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123 3874 34.0 57.0
3 王胜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18 487 12.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40)
二级引证文献  (274)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6(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5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8(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9(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20(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露水形成
大气影响因子
发生频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an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nwnu.edu.cn/kjc/glbf/gsshzrkxjjzxglbf.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