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二次电切对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意义.方法 选取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均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86例,其中Ta期28例,T1期58例.术后4~6周内接受二次电切,对两次术后的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二次电切术后病理提示:无肿瘤者36例(41.9%);发现肿瘤残余病灶者35例(40.7%),发现肿瘤遗漏病灶者10例(11.6%);既发现残留病灶又发现遗漏病灶5例(5.8%).首次病理Ta期患者28例,二次术后17例(60.7%)无肿瘤,6例(21.4%)病理分期与首次相同,4例(14.3%)病理分期进展至T1期,1例(3.6%)病理分期进展至T2期;首次病理T1期患者58例,二次术后19例(32.8%)无肿瘤,8例(13.8%)病理分期下降至Ta 期,16例(27.6%)病理分期与首次相同,15例(25.9%)病理分期进展至T2期.Binary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首次电切术后肿瘤T1期、高分级、肿瘤直径>3 cm、广基形外观是影响二次术后肿瘤分期升高至T2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于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明确肿瘤病理分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而有助于选择正确的后续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建议对首次术后病理提示T1期、高分级、肿瘤直径>3 cm、广基形外观的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二次电切.
推荐文章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的临床意义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肿瘤残余
分期
复发率
代谢综合征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二次电切阳性的临床意义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二次电切
代谢综合征
阳性率
膀胱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意义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肿瘤分期
年,卷(期) 2011,(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08-3710
页数 分类号 R737.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1.3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侍晓辰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 4 23 3.0 4.0
2 陈群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 11 4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肿瘤分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