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转基因抗虫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一整套技术:采用新克黄枯浸种制钵,向苗床土表面喷洒新克黄枯液,用内吸型杀虫剂克百威与菜籽饼、新克黄枯液、锌·硼·钾·钙·氨基酸LD、尿素、磷酸一铵及氯化钾混合制成药肥在棉苗移栽时150 kg/hm2、蕾期1200 kg/hm2、花铃期1650 kg/hm2分3次埋施,现蕾后用助壮素与锌·硼·钾·钙·氨基酸每隔10 d喷雾1次,在花铃期施用棉太金2号,在果枝20层时打项,10 d后施用棉太金3号,8月下旬~9月中旬用杀虫剂2次喷杀斜纹夜蛾,7月中下旬用草甘膦异丙胺盐3000 mL/hm2喷施1次.在江西永修、彭泽和九江进行了该综合防治技术的大面积示范,示范结果表明:3个示范点基本无棉枯萎病、黄萎病和生理性红叶茎枯病发生,棉害虫极少发生,籽棉产量为5046.0~7696.8 kg/hm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明显.
推荐文章
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
病虫草害
防治
大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大麦
昆明
病虫草害
综合防治
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效果分析
小麦
病虫草害
综合防治
周口市转基因抗虫棉存在问题及病虫草害防治对策
转基因抗虫棉
病虫草害
存在问题
防治对策
河南周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基因抗虫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示范效果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中棉所63 病虫草害 综合防治技术 示范效果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2
页数 分类号 S435.62
字数 49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581.2011.02.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兴华 47 198 7.0 11.0
2 李捷 59 244 7.0 11.0
3 田绍仁 51 221 9.0 11.0
4 杨兆光 43 86 5.0 5.0
5 涂祈钧 20 61 4.0 6.0
6 乔艳艳 42 12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转基因抗虫棉
中棉所63
病虫草害
综合防治技术
示范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学报
月刊
1001-8581
36-1124/S
大16开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42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