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个社会的法律只有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才有助于法治秩序的形成和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养成.因此,一方面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应该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保证所立之法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防止"恶法"的出现:另一方面,作为道德底线的法律应该上升为法律规范,也可以有条件地把某些不属于道德底线但是应该追求的道德予以有条件的法律化,以保证法律对良好道德风气养成的支撑.
推荐文章
《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书评
书评
佛教
中国社会
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控制的功能
社会控制
社会危机
手段
功能
浅谈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
发展阶段及特点
解决途径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述评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社会管理
十八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中国社会之"道德入法"
来源期刊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道德 立法 立法指导思想 道德底线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法制天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
页数 分类号 D920.4
字数 23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涛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
立法
立法指导思想
道德底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75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