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106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的分类分析,试图找出更为全面的判断恶性行为的指标,为综合判断其预后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将106例GIST按肿瘤大小、高倍镜下核分裂相的多少及其发生的部位重新分类,按5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同时对肿瘤的其他生物学行为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GIST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不仅与肿瘤大小、50个高倍镜下有丝分裂数相、肿瘤的发生部位等密切相关;而且与肿瘤浸透黏膜(或浆膜)与否、合并坏死和(或)出血与否;有无腹腔、肝和(或)远处转移等密切相关;而与发病性别和年龄无关.结论 对GIST生物学行为的判断不能仅依靠肿瘤大小;50个高倍镜下有丝分裂相及其发生部位等指标,应多因素分析并结合临床特点,必要时结合基因及其基因突变的检测来综合判断.
推荐文章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
间叶源性肿瘤
基因
靶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钡餐造影
CT
MRI
胃肠道间质瘤41例临床分析
胃肠道间质肿瘤
诊断
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分析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再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学行为
年,卷(期) 2011,(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分类号 R735.2
字数 22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1.17.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花亚伟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 59 250 8.0 13.0
2 葛晓霞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4 3 1.0 1.0
3 马二民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4 9 2.0 3.0
4 王洁实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学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35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