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中国的类风湿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罹患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相关性结核的特点.方法 ①病例报告;②国内TNF-α拮抗剂相关性结核病例汇集复习;③国外文献复习.结果 ①患者为男性,25岁,诊断AS 8年,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ETA)25 mg/次,每周2次,共4周;英夫利西单抗(INF)每次200 mg,17个月后诊断双肺广泛粟粒性肺结核.②迄今为止国内共报告TNF-α拮抗剂相关性结核9例,6例为RA,3例为AS.1例未做用药前结核筛查,1例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胸部X线筛查分别为强阳性/右肺陈旧钙化灶,其他7例PPD试验/胸部X线筛查均阴性;INF 3例,使用时间6~14周,阿达木单抗(ADA)3例,使用时间为24周,ETA 2例,使用时间6~20周,ETA/INF先后使用1例,使用时间为4周;8例患者结核的发生为使用TNF-α拮抗剂6个月内出现,仅本案患者在停药17个月时发现结核.2例为肺结核,7例为肺外结核,肺外结核中的3例为确诊和/或治疗接受了手术.③瑞典、法国和英国发表了TNF-α拮抗剂引发结核的人群追踪随访研究结果.结果 显示使用INF和ADA类TNF-α拮抗剂者并发结核要高于使用ETA者.结论 在中国的RA和AS患者中,3种TNF-α拮抗剂(ETA,INF,ADA)均有导致结核发生的报道.多数在用药后6个月内发生,以肺外结核占多数,部分病例因为确诊和/或治疗结核需要住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