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鹅副枯病毒病(GPM)是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本病最早于1997年2月由扬州大学王永坤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在国内首次发现。王永坤等首先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鹅群中分离出GP—MV/YG97、GPMV/JG97等多株病毒,并经病毒形态r、结构、理化、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等研究,证明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此病发病率为40%-100%,病死率为30%~100%。不同日龄的鹅均易感染,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其中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随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下降,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种鹅感染发病后,除死亡外,产蛋量下降,受精率也很低。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推荐文章
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副粘病毒
油乳剂灭活疫苗
鸽I型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鸽I型副粘病毒病
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
免疫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鹅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禽业导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鹅副粘病毒病 禽副粘病毒Ⅰ型 烈性传染病 华南农业大学 SPF鸡胚 生物学特性 发病率 产蛋量下降
年,卷(期) 2011,(15) 所属期刊栏目 禽病防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0
页数 1页 分类号 S858.33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曼曼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鹅副粘病毒病
禽副粘病毒Ⅰ型
烈性传染病
华南农业大学
SPF鸡胚
生物学特性
发病率
产蛋量下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禽业导刊
半月刊
1008-0619
32-1489/S
8开
江苏省扬州市
28-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6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