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储集层单砂体的三维空间展布及相互间连通关系成为研究重点.应用岩心、录井及密井网测井资料,综合层序地层分析及储集层层次分析,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顶面拉平的小层对比技术和测井曲线特征变化,在新民油田研究区中提出了复合河道的4种连接模式,在垂向上和平面上进一步对单体河道边界进行了识别.分析表明,单体河道砂体平均宽度150~500m,平均厚度3~5 m,平均宽厚比为50~150.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宽度和厚度较大的复合河道构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及剩余油挖潜的最有利部位.
推荐文章
综合运用动态监测资料确定单砂体剩余油
测井应用
动态监测
单砂体
剩余油
模拟退火
非结构网格
喇萨杏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剩余油分布研究
喇萨杏油田
特高含水期
水下分流河道
剩余油影响因素
剩余油分布模式
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动态流动单元
流动层指数
Kozeny-Carman公式
渗透率纵向非均质性
剩余油
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单砂体划分及剩余油分布
河口坝
三角洲前缘
单砂体
剩余油
东营组
渤海湾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民油田单砂体划分及对剩余油分布影响
来源期刊 内蒙古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扶余油层 单砂体 层次划分 复合河道 剩余油分析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5
页数 分类号 TE33+2
字数 17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981.2011.08.0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恩鹏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 2 11 2.0 2.0
2 路遥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5 1.0 2.0
3 贾栋军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1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扶余油层
单砂体
层次划分
复合河道
剩余油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石油化工
月刊
1006-7981
15-1156/TQ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52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10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3212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