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调查既往心电图正常者在脑梗死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0年间168例既往无心脏疾病者在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心电图变化及其1个月的随访资料,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是64.9%(109/168).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心肌缺血,包括ST段压低和抬高、异常T波和异常U波.脑梗死后早期死亡率是25.7%(28例).额叶梗死患者异常T波和异常U波的发生率高于其他梗死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提示年龄、ST段改变和异常U波是早期死亡的预测因子;而多变量分析提示年龄>65岁和ST段改变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平时心电图无异常者在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各种心电图改变很常见,其中年龄>65岁、ST段改变是早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心电图改变对平时心电图正常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推荐文章
急性脑梗死心电图改变分析
急性脑梗死
心电图
脑心综合征
脑动脉硬化
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变
脑心综合征
心电图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脑梗死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对预后的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脑梗死 心电描记术 预后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2-1204
页数 分类号 R74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1.1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江晨 2 21 2.0 2.0
2 李路军 7 34 3.0 5.0
3 周红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内科 8 56 4.0 7.0
4 范利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内科 3 46 3.0 3.0
5 杨善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内科 6 61 4.0 6.0
6 曹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内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心电描记术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