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25例经头部DSA证实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其中13例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运用两根微导管在动脉瘤腔内填入两枚以上的弹簧圈,利用弹簧圈之间的相互缠绕形成稳定的篮,从而完成栓塞.对疗效进行评价,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13例患者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均获得成功,即刻造影显示致密栓塞动脉瘤10例,>90%栓塞动脉瘤3例.所有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无一例死亡.6个月后MRA随访5例,DSA随访3例,显示动脉瘤无复发,血管分支存在、通畅.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对于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特别是从瘤体基底部发出重要分支的动脉瘤以及不规则形动脉瘤有着较好的疗效,一次手术完全栓塞率高,手术操作简单,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双微导管技术在栓塞颅内宽颈及不规则形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动脉瘤
栓塞,治疗性
双微导管技术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双微导管技术在栓塞颅内宽颈及不规则形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动脉瘤
栓塞,治疗性
双微导管技术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宽颈动脉瘤
双微导管
动脉瘤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及不规则形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双微导管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3
页数 分类号 R743
字数 24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11.03.0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海波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 6 15 2.0 3.0
2 张士民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双微导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生
旬刊
1673-9701
11-560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3室
80-61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5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61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