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和分析,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实验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西酞普兰组95例,安慰剂组93例.患者口服西酞普兰20mg或安慰剂,每天口服1次,疗程6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基线、治疗后1、2、4、6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症状,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30,version3)评定生活质量,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之疾病严重程度、总的进步、疗效指数评定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周末两组HAMD评分的F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01±2.71)分比(15.46±3.47)分,t=-3.124,P<0.01],减分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7±2.40)分比(3.68±2.21)分,t=3.170,P<0.01];治疗4,6周末HAMD评分、减分值及HAMA评分、减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50,6.066,-7.124,5.553,-4.511,3.941,-5.601,3.270;P<0.01);CGI评分结果表明,基线水平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6周末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治疗后总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08,P<0.05),6周末两组患者评定点进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50,P<0.05);6周末两组患者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